“上大学后,我的爸爸妈妈开端催我找对象、成婚、生孩子,在各种理由中,妈妈说到了一点,咱们家的钱收不回来了。我就想说,你钱收不回来怎么办?我就给你办个六十大寿呗。”
听到这段话是上一年10月,我第一次见Wandi。作为一个在澳洲讲脱口秀的我国女人,她被约请到悉尼大学我国讲坛参与共享活动。这个讲坛的嘉宾以学者居多,一头蓝绿色头发的Wandi上来就改了改气氛:“我们好,我是Wandi,太棒了,这掌声可比我说脱口秀的时分火热多了,再来一次。”
朱金星与酣客王为应该算是一对欢欣冤家——这事说起来挺够黑色幽默的。从前,二人友情深沉,恨不能同穿一条裤子。谁能料到,时过境迁,在酱酒这条赛道上,他们却成了相互竞赛的“冤家”与“对手” ,往昔的欢欣友情也悄然变了滋味。
无论是王为的酣客酒仍是朱金星的陈厚酒,由于互相之间在产品定位、运营形式、消费客群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堆叠性,这就难免会发生“你到我的碗里抢食,我就到你的盆里扒饭”的竞赛态势。
但是,相较于酣客现在的成果,起步稍晚的朱金星与他的陈厚酱酒,哪怕再有雄心勃勃,也只能拍马追逐。究竟,几亿销售额与20亿销售额之间,是一道难以跨过的巨大距离。
1
“黑马”酣客
在业界,酣客可谓是一匹黑马。并且在许多酣客粉丝眼里,它仍是一匹黑得不能再“黑”的千里马。
回忆酣客的创业进程,从2014年3月份品牌正式创建,到半年后在全国糖酒会上以“炮轰茅台”的方法搏到出位时机,再到现在年销售额近20亿——在走过的这10年进程中,酣客的每一步,好像都充满着“黑马”的滋味。